上一篇文章介绍了android组件化开发的意思逻辑和基本思路,具体可以看这里。但是除了基本的思路外,这种开发方式虽然对多人协同开发、项目管理和后期维护有很多好处,但是同样在开发过程中也有很多的坑。这一部分就主要介绍组件化开发需要注意的问题和解决方法。
1.module之间的引用
在AS 3.0之后,gradle的compile已经被废弃,取而代之的是implementation和api。这两个的区别一般只需要记住一点:implementation引入的各种子模块是无法被更高层的module使用的,而api可以。
举个栗子:A module 引入了B module,B module引入了C module,如果使用的是implementation方式,那么C对于A来说是不可见的;而使用api方式A是可以使用C中的方法的。同理,把C换成开源库、so文件、aar文件、jar包文件结论也适用。
2.不同module之间jar包的引用
这里再单独说一下jar包文件,同样举个栗子:A module引入了B module,B module出于某种需求在lib中添加了c.jar包。这是如果A要使用相关的api,必须在A module也声明c.jar包,不然一般情况下api会抛出异常。B module中对c.jar的声明就是一般的gradle配置的常用方式,在对应module的build.gradle
文件中添加如下代码:
...
repositories {
flatDir {
dirs 'libs'
}
}
dependencies {
api fileTree(dir: 'libs', include: ['*.jar'])
...
}
而在A module中,c.jar的路径需要变为相对路径
repositories {
flatDir {
dirs 'libs', '../moduleB/libs'//第一个表示A模块本身的lib文件夹,第二个表示相对于A模块,c.jar所在的路径
}
}
dependencies {
implementation fileTree(dir: 'libs', include: ['*.jar'])
...
}
同时需要注意为了能让A模块使用c.jar,Bmoudle的配置文件使用的是api方式引入。
3.不同module的build.gradle配置维护
对于不同的module,很多的gradle配置其实是比较重复的,比如SDK支持的版本号,一些常用的suppor包引入等。以com.android.support:appcompat
为例,不同的module如果引入的版本不同,轻则构建时发出警告,严重时可能直接导致构建失败。所以,我们需要维护一个统一的全局版本。这里我门需要用到根目录的config.gradle
文件。没有的话可以自行新建一个。
代码事例如下:
ext {
android = [
compileSdkVersion: 27,
buildToolsVersion: "27.0.2",
minSdkVersion : 19,
targetSdkVersion : 26
]
dependencies = [
project : [
moduleBase : ':moduleSystem:moduleBase',
moduleCommon : ':modulePublic:moduleCommon',
moduleUser : ':moduleCore:moduleUser'
],
"support:appcompat-v7" : 'com.android.support:appcompat-v7:27.0.2',
"support:design" : 'com.android.support:design:27.0.2',
"junit:4.12" : 'junit:junit:4.12'
]
}
内部的名称和嵌套层级都是可以自定义的,使用的时候以rootProject.ext
开头,例如rootProject.ext.dependencies["support:appcompat-v7"]
。这样如果需要对配置做修改,只需要修改一处就可以了。
4.不同module之间的数据通讯
因为AS项目的机制问题,不同的module之间需要靠implementation和api的方式保持引入关系,而对于被引用或者平级之间的module,都是不可见的。这就导致这些module之间的数据交互出现了问题。
-
不同module之间的页面跳转
这里主要的解决方式是通过开源路由库来解决,相关的库可以在gayHub上去搜rout、router关键字。我在自己项目中使用的是阿里的ARouter。
-
不同module之间的事件响应和消息传递
这个没啥好说的了,eventbus解决之。
5. build.gradle buildType统一
这个其实应该算作是AS 3.0的新版本的坑,不过在这儿用到了大量的module,用AS 3.0的同学也就必须要做这个工作了。我们知道在主app模块的buidl.gradle文件中可以修改buildTypes来配置不同的apk构建方式:
buildTypes {
debug {
}
//打包测试用(内部非混淆打包测试服务器)
debugTest.initWith(buildTypes.debug)
debugTest {
}
releaseLocal {
}
//正式服务器(对外发布公开包)
releaseFormal.initWith(buildTypes.releaseLocal)
releaseFormal {
}
新特性总结为一句话就是主app的buildTypes有多少,在每个子module的配置中也得保持一致。子module中不一定需要具体的配置,但是得保证每个都得有。例如这里有debug、debugTest、releaseLocal、releaseFormal 4种,那么所有的子模块也得有对应的4中配置。
6. 系统层继承和改写
在项目中通常会有下面这种需求。我们一般会在系统层的moduleBase中写一个自定义的BaseApplication.class
类。而在app中,我们通常会在Application中初始化一些额外的启动配置,例如推送的初始化等,而很可能对于系统层而言,推送相关的module是不可见的,换言之,我们无法在moduleBase的BaseApplication.class
类中完成对应的初始化操作。
对于这种情况,我采用的是在app层再自定义一个SystemApplication.class
类继承BaseApplication.class
,并实现BaseApplication.class
的抽象方法的方式来对应的操作。
另外,对于自定义的BaseActivity、BaseFragment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对自定义要求更高的动态权限进行类似的处理。
转自:https://www.jianshu.com/p/bfd5afed498f